我相信每位来到和即将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你们,心中都有一个梦,也许是一个名校梦,也许是一个留学梦,心中的洁白的象牙塔在伯克利高耸的Sather Tower下也会幻化成了真。不管你期待的是全新的知识和学术的氛围,还美丽的风景与独特的文华,又或是跨越重洋的友谊和紧密的团队合作,伯克利都能给你。
作为一名来到UCB的硕士研究生,困惑自然是有的。因为大多数来到这里参加夏校学习的都是大一或者大二的本科生,大家早早地就开始筹划未来的海外学习。现在,有些是为了文化和生活的体验而来,有些是为了课程和学分而来,还有些是为了推荐信而来。那我是为了什么呢?我就是为了课程体验和推荐信而来的中国学子中的一个,也是平凡的一个。
在伯克利六周的学习中,我选择两门课程,一门是《宏观经济学下的商业决策分析(Macroeconomic Analysis for Business Decisions)》,另一门是《学术英语写作与阅读(Intensive English Practice: Academic Reading and Writing)》。我本硕学习的都是应用经济学专业,选择哈斯的经济学课程不仅是对经济学知识的强化,更是感受国内外经济学教学方式不同的好机会。此外,由于我已经是一名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自然是必修课,而英文论文的撰写也是未来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难关。
一、哈斯学院的课程
宏观经济学是由Professor Wood教授的正统西方经济学课程。课程本身是为伯克利的本科生所设计,一共28个章节,通常情况下会在12周内结束,但是由于summer session的特殊性,必须在紧张的六周内完成,因此Professor Wood也对授课的节奏也作出了一些调整。每周五次课程,其中四次由教授自己完成,两个半小时从头讲到尾,中间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提问和互动,学生们自由举手回答。不过不知道答案也没有关系,教授总是会微笑着、耐心地引导大家继续思考。每周的第五次课设置为了discussion section,由教授的GSI带领大家回顾前四天的课程,并且在课堂上共同完成相关习题,进行自由讨论,是对一周课程知识点很好的统筹和复习。
课程的考核分为两部分,期中考试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并没有在美国课程中常见的attendance和assignment这两个部分。但是在每天的课程结束后,GSI会照常把课后习题上传到b course上,周五的discussion section结束后再将答案公布出来。虽然课程作业部分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完成,但选修这门课的大多数学生都会自觉地按照授课节奏完成课后习题,并且在第二天的课间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拿着平板、抱着电脑向教授请教。因为,在哈斯,不主动前行就会远远落后。期末卷面考核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10题单选题,虽然题量设置少、章节多,但是教授很好地平衡了知识点和题目数量之间的结合,覆盖全面,所以选这门课的同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可谓是处处是重点。第二部分是经济学分析题,考察内容为经典模型中曲线的移动及其经济学机理,信息量非常大,需要同学们通过对课后题和教学大纲熟练的把握才能在考试时自如应对。
六周的课程非常充实,哈斯商学院也确实名不虚传。就自身感受而言,观经济学授课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十分注重经济模型之间的联动性。比如,教授一直反复强调AD/AS、IS、MP模型之间变量的传导效应和关联性,反复考察大家变量在模型之间作用的顺序性和区别性,并且随着课程的深入,将短期和长期模型变动进行对比,从封闭模型推进到开放模型。这是我在国内的本科课程中所不曾深入了解过的。对于想要在美国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来说,这门课一定是你感受美国商学院授课风格的不二之选。
二、学术英语课程
无论是在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学术写作都是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难关。而对各位来到伯克利的同学们,英文论文的写作更是至关重要。英语课程开始之前在网上进行在线的分班考,根据大家的答题结果将学生分成终极班和高级班,采取不同的教学强度和进度安排。但是在第一节课之后,如果觉得课程分班的结果不适合自己,就可以及时跟教授沟通转换到另个一课程班。
这门学术英语写作的教授Professor Yang非常年轻,但是在授课中却能将学生的自主性和授课内容结合得非常到位。每节课开始之前先由各个小组的同学将头一天作业与课后复习的疑问总结成要点写在黑板上,教授会进行一一的解答,并且在其中圈出几个要点和接下来的课堂内容相联系,引出接下来的授课内容。此外,每节课上都会就课程章节的主题进行大量小组讨论和发言活动借以形成每组的观点并作为当天的写作素材。当天的写作会再作为第二天课堂中Peer Review的内容出现。循环往复,就这这样一个过程中一点一点加深同学们对于学术写作的理解。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在国内的科研学习中我早已开始结束论文写作的相关课程,并且在国内导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不少的论文写作实践。但是在这门课上,我依然体会到了学术写作的不易,不仅是因为语言的障碍,更多的是学术思维和写作风格的转换造成了困难。如何区分Summary和Reflection段落,如何用正确的时态陈述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如何正确地使用report verb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接受系统的训练来进行矫正与实践。
三、学习地点安利
作为世界一流的公立大学,伯克利最不缺的就是学习的好去处。宿舍区的每层楼和一楼大厅都设置了公共的学习室。很多学生考虑到天黑后独自外出活动的风险,都会选择在八点钟以后回到宿舍区继续一天的学习任务。学习室的充电插头非常充足,所以不用担心刷夜时笔记本的续航问题。并且每天七点到八点都可以在窗边欣赏到绚丽的夕阳。
此外,图书馆也自然是刷题复习准备mid term和final term的绝佳地点。我最常去的是伯克利位于Sather Tower下的主图书馆。图书馆有长桌、吧台桌、沙发、小学习室等多种配置,同学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个人习惯进行学习环境的选择。但是伯克利最不缺的就是图书馆,全校大大小小十几二十个不同学院的图书馆布局各有特色和自己的功能性,同学们可以根据Google map上的距离及显示的开闭馆时间灵活调配。
在伯克利度过的六周、度过的四十二天,不仅是海外求学的体验,更是一种挑战。原以为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但是来到伯克利这一切的条规都被打破了。可能学高分子的理科生在哈斯课程中比经管的学生反应还要快速,也许大一的学生的任务完成度比研究生还要出色。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横向比较,以为自己赢在了起跑线上,抬头却发现别的别人却是在半程处出发。但是,刚刚出发的我们,重新出发的我们,要有扛过挫折的能力,要有宽恕差距的坚韧,更要有厚积薄发的信心。在伯克利,在更高处,成就更好的自己。Go, B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