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已经一周了,开始总结在美国的六周。
从小就听着形形色色的人说着加州,说着加利福尼亚灿烂的橘色阳光,空气中温热的气息,还有那从太平洋海岸吹来的阵阵海风。我想,加州的大学也应该是这个样子吧,阳光明媚,终日充满了活力,像是《重庆森林》中那个听着不停的加州梦,跟着旋律一起摇摆的女孩一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加州大学的头牌,应该更是如此。
伯克利的天气确实很好,既不冷也不热,地中海气候的优越在此展现的一览无余。也许是小城市的原因,伯克利的居民们显示出了很高的素质,走在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正要通过路口的行车会主动停下来等我通过,我也加快脚步,向他们挥手致谢,一来一回,开车的人和走路的人都受到了尊重,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人们也越来越有礼貌。而在稍大一些的城市,像是旧金山,就很少遇到这种车让人美美与共的场景,至于再大些的城市,如洛杉矶,这种行为就更少了,车与车都互不相让,更遑论让人了。由此可见,中美差异最大的也许是小城市,而不是大城市。伯克利的夜晚总是伴随着间间断断或急或缓的警笛声,也有形形色色的夜归人,刚参加完hip-hop聚会嘴里一口一个dude的黑人音乐制作人,第二天还要赶早班的一直说着I’m down的失意上班族,他们都愿意与素不相识的我们分享自己的经历,而我们也能借此窥探到不一样的美国。
我选的第一门课是哈斯商学院的国际商务,是一门lecture类型的课程,全程老师在台上讲解ppt,偶有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倒是比国内热情很多。第一节课,我提前了二十分钟来上课,老师提前了十分钟,介绍了大家都爱的Berkeley time,同时教室座无虚席,人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遇到不懂之处也权当练习了英语听力。
另外一门课程是设计创新。这门课课程内容、形式都与国际商务大不相同。大概就是将一个产品的研发过程分解到课堂上,以四人为一组让我们确实地设计并制造出一个新产品。听上去十分有趣,但当真正开始工作,我甚至开始理解到了公司产品开发部门的辛酸和辛苦。概念产生阶段、设计阶段、制造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做十多个的方法总结和选择,各式各样闻所未闻的方法,英文原文来回读了几遍,翻译成了中文又来回读了几遍,还是无法理解透彻的方法;以及对于自己潜在用户做出的一对一采访,分析受访者所分享的故事并最终四个组员汇总到一起得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下一阶段。每个人既扮演着市场调研员,又当着设计师,十个十个的画出自己设计的产品草图,并从可行性、可用性等等角度一个一个的或是弃用,或是改进。制造阶段,我们也会因为确定不了最终产品所采用的结构而一直讨论到深夜,既要最大化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要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顺利的制造出原型,对于几个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最终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当最终制造出我们的产品时,仿佛是产房外来回踱步的年轻父亲见到了护士怀中刚睁开自己双眼的孩子,每个人都显得格外的开心,五周的劳动完完全全凝结为一个产品原型,这个产品也显得分外珍贵。因此,在最终的Jacobs designshow上,我们可以详细的阐明出我们产品的优势和设计过程,心安理得的接受来问询的人们的赞扬。
周边旅游也占了这次暑期学校的一大部分,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渔人码头、九曲花街等等景点都可以说是旅游攻略中不得不去的景点。一号公路上沿途的卡梅尔以及17里的一些景点。从伯克利大巴到洛杉矶沿途的时戈壁时草原时群山的奇妙风景,以及洛杉矶里那些著名景点。
非常庆幸当初自己踩着截止日期报名了这次暑期学校,感谢SAS老师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旅程。这次暑期学校,学到的知识只是很小的一小部分,重要的是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美国,这个以自由民主的灯塔形象矗立在地球的国家的形象。同时也认识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当地人,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过伯克利,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