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美利坚合众国共三月有余,所学之科学不可谓不精,所历之事不可谓不多,所结之友不可谓不众。幸甚至哉,当作文以记之。
受托福分数之限,为UCSB官方勒令选修一英语课程。其课程名为“跨文化交流”,教授为UCB毕业之博士,旅居德意志二十余年,阅历颇丰,只是语速极快,上课时众人不得不集中精力。此课程可谓对于与来自不同文化语境之同相处十分有利,所述之内容大概其为分析各种文化之人在不同场和下对语言之理解或对不同问题之解决方式。课程内容十分引人入胜,然而作业却极多,往往还需去往学生中心采访各色人等;鄙人在国内时,虽学业尚可,然不善言辞,遇此情况不免常有尴尬发生,所幸当地学生对于我们这群外来者尚可称之为友好,未惹出什么太大事端,而此类之任务也称得上是极富有锻炼价值之经历。
量子力学之教授为一中国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暂称其为D教授,刚刚年逾不惑即在UCSB居副教授之职,可谓少年得志,学术界常评其为最年轻且最有天赋之格物学家。D教授讲课风格诙谐幽默,浅显易懂,为人平易近人,可谓深受学生欢迎。其作业往往极难,每每须用掉整整几个晚上才能窥其一二;而D教授之考试则更难一筹,着实令我见到美利坚高等教育之严苛,期中虽全卷仅六题,但全程未曾投笔未曾长吁,仍有一题未做;全班均分竟仅有50%;期末考试更是难上加难,最后竟余两题未作,即刚考完试时,悲不自胜,所幸整体而言在班级排名尚靠前。考试风格与国内大不相同,令我十分惊异,但得以一窥世界顶尖学者之风采,亦是一种难忘之体验。
P教授授本科生以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之课程,已八十有三,德隆望尊,现仍从事凝聚态之理论研究。虽年事已高,然其授课思路之严谨,精神之敏锐仍是我等后辈所不能及。其讲解清晰,其考试风格独特,尤其喜欢考察学生之探究能力,在此可略提一二,如稀溶液中考虑粒子间相互作用之混合熵计算等等,可谓在国内从未见过。似有不少学子对此类题目怨声不小,然而不可否认题目本身的确十分吸引人,只是我等考试之时不见得能够体会得到这种趣味之所在。此种考试的确能测得学生之研究潜力,或言教授所评之标准并非答案,而是取得结果之道矣。或许是境界不足,我等亦当努力提升自身之水平,以期于未来之日得以穷尽万物之奥。
同舍之生除UCSB本校外,亦皆名门之出,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交流之学子不一而足。同寝有日本留美学生,乃是求学于庆应义塾大学,另有一日本学生与鄙人私交甚好,来自东京大学。原来此处可谓人才济济,便可广识天下英才,谈笑有鸿儒者莫过于此。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优胜美地之国家公园及全美顶尖之海岸风光;先生好学乎?此地为世界顶级之物理研究之机构。然缺点也总还是有的,圣芭芭拉地区地广人稀,又身负富人区之圣名,物价自然不会太低;而当地之居民又普遍人均拥有车辆若干,此处便也没有必要修建地铁了。以上问题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大概皆为十分巨大之问题,然以中有学问之可令人足乐者,便可不觉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近日我已抵京,自觉收获甚多,学问亦有所精进。只是不行未能与张益唐先生及中村修二先生谋面,乃较大之憾事,万望今后有幸能在格物致理之学有所造诣,便也不负此三月之舟车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