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次申请到了2018年春季 UC Berkeley 交换项目的梅同学。这次由我来给大家分享我在 UC Berkeley 的交流经历。
学业课程:
我在UC Berkeley选择了两门专业课( Robotic Manipulation and Interaction & Mechatronic Design)以及两门选修课(Effective Leadership Negotiation & Writing Skill Workshop)。同学们可能会觉得一个学期四门课看上去很轻松的样子,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两门专业课都是很硬核的课程,它们不仅包含日常上课,还包含实验课和讨论课(某种程度上你可以理解成选一门等于选三门),作业也和国内的课程不太一样,国内的作业至少能做到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国外的作业有时候经常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一个"假课”,于是Google和Wikipedia就成了做作业时的密友;再来说说选修课,就拿leadership那门课举个例子吧,除了课堂上高强度的互动及信息输出外,每周至少要做一次pre,交一篇paper,还要查大量商业案例,最终我的final project反反复复至少改了三次才拿到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在伯克利学习的半年,我很幸运,因为两门专业课的教授都是学术界大咖——一位是机器人学界的鼻祖之一Ruzena Bajcsy,一个85岁还仍在教育前线的老教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她早年建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Grasping机器人实验室,并且还是计算机图灵奖的评委;另一位教授是Homayoon Kazerooni,早年毕业于MIT,现在是美国人体外骨骼科技的领军人物。在和他们交流学习中,我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更笃定了我将来要以技术为本的决心。
更让我感激的,是在伯克利学习期间遇到的朋友们。还记得刚到伯克利学习的时候,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还不适应,在知识上也存在很大的缺口,多亏了各位好朋友的帮助,自己才能成长得这么快,直到可以独当一面。在去过伯克利后,我最终对一句话深信不疑:“如何判断自己选择了一条对的路?如果这条路上尽是比你强大的人,那么你就选对了路。” ——谢谢你们,给了我一个和你们一起成长的机会。
科研经历:
美国的大学是很鼓励学生科研的,于是大家到了美国之后都会积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我在三月份的时候加入了Ruzena教授的HART Lab,主要研究方向为以复健为目的的人体外骨骼机器人(Exoskeleton for Rehabilitation)。由于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我也是小白,所以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完全没有头绪,好在我遇到了我的mentor——Robert P. Matthew,一个毕业于帝国理工的伯克利在读博士后,一个超级nice的英国绅士。于是当时“Rob, do you have one second? I need your help.”便成了我的口头禅。Rob其实在实验室很忙,但是每次我向他求助,他都是有求必应,从未失去风度和耐心。慢慢地,我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先试着自己解决,我的发问次数也越来越少,直到两个月后我可以一个人单独负责实验室的一个项目。幸遇贵人,得以一路高歌向前。
校园文化:
伯克利作为自由言论和 Hippie 的发源地,它的校园文化也是丰富多彩。俗话说得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在我去伯克利交换的那个学期,恰好赶上伯克利150周年校庆以及一年一度的Cal Day(伯克利校园开放日):Cal band的演出,草坪音乐节,体育馆里千人合唱生日快乐歌……一切都在记忆里熠熠生辉。
了解伯克利的人肯定知道我忘记说了一点,那就是伯克利的期末传统活动,Naked Run。据说伯克利学子因为期末学业压力大,为了缓解压力,便采取了裸奔的形式,并且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上图了。单纯想一想,在你静心学习的时候突然有一群脱得精光的人扛着Cal的大旗尖叫着从你身边跑过去的时候,也真的是异常刺激……南门广场上的鸽子和慷慨激昂的演讲者,报刊栏下面的露天钢琴,Sather Tower整点的钟声,中央草坪上晒太阳的人群,夜里灯火通明的Moffit Liberary,弥漫着咖啡香的Yali’s Caffe……这是我记忆中的伯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