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想评价 / 17级李学姐(伯克利哈斯)

17级李学姐(伯克利哈斯)

不知不觉已经在伯克利呆了一年了,从未想到过自己的大学第四年会在另一个国家渡过。想想这一年来的成长,可谓是未曾想到,也绝无仅有。

首先来谈谈学习心得。如果说国内大学的学习是在打地基,那么伯克利的基础就是建高楼。很多理论知识例如宏微观经济,会计理论基础其实是我在国内大学会计学中所学习的。在伯克利的课程更为贴切实际,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技术创新,Design Thinking。可能由于旁边就是硅谷,所以创业气氛包括科技感都非常浓厚。老师上课所举的例子也都大多与这些企业相关。在金融方面,老师也更加的注重对于风险投资的教学。这些都是我在北京所不能体会到的。似乎在加州身边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都有一个想法想赋予实现。虽然大部分都可能不能实现。所以课程内容上就主要围绕着科技公司的案例展开教学。

其次,我认为伯克利的教学理念很特别。我遇到一门课的教授Andrew是伯克利很有名气的教授,对于授课他更倾向于引导而不是传授知识。如果用一句俗语就是授之以渔的故事。其实在上这门课的时候,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自己搜寻资料的过程中学习的,然后在课上老师展开讨论,告诉你什么事情他会关注。我们的交互式学习方式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为主动。平时从来不会查看新闻的我也会关注最近什么独角兽企业,什么新型的产业。可以说很多关于中国创新的信息其实都是我来伯克利之后才有所知道的。教授自己也明确讲到很多知识都是你自己所学到的,教授在你学习的过程可以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另外,我觉得伯克利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实践。在一堂Fintech的课堂上,一半是老师的授课,剩下的一半都是老师邀请行业当中的领军来给我讲解并且回答问题。可以说每次的演讲仿佛自己就是风投来看他们的pitch。这些创业公司都是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和我们接触的机会。最后在这门课上每位同学都是要写一个小组project,自己创建一个金融科技的公司,结合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最后给老师做pitch。

然后,伯克利的课业压力绝对不是像我这样懒散的人所能马上适应的。如果你选择3门四学分的课,也就是12学分,那么你几乎每周一、三、五将被课填满,而二、四都是沉浸在作业的海洋。本科生的图书馆每天24小时开放,这里还特地安排了一个睡觉室,让那些赶不完作业的人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当然,这里的学生绝对不想只成为个书呆子,往往他们还有大量的party要去参加,很多实习要开始做,很多科研要开始,我觉得这些人每天都是按分钟来计算自己的时间。当然,这些都是那些绝对的尖子生,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有所侧重。

当然参加这个项目最不一样的在于给你一种班级的归属感。我们有coordinator,每周五都带我们去参观不同的硅谷的公司。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特别的项目。那些所谓中国的大佬就经常看到他们出没在这些场所。同时还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层的人,从他们的身上学到的也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有的人还成为了我的好朋友们在世界各地。

这就是我主要的一些感触和感悟。虽然非常想分享那些触动我的瞬间,但是字里行间还是难以承载我这份感怀。希望当初的我可以意识时间是多么的无情,去珍惜在伯克利的每一刻。